如果只是作为营销话题的,尽可能突出趣味性、想象力和话题性。如果是业务增长和产品开发导向的,反复考虑复购可能性和用户口碑。如果是品牌增值跨界,则要格外注意品牌调性是否登对。那么,跨界营销的方法有哪些?
一、跨界产品平行移植创新法
跨界最好能在产品端真正带来耳目一新的创新价值。禁止只是停留在海报和包装层面的自嗨。
我们看到很多在产品侧的所谓跨界,根本没有创新性可言,顶多就是在外包装上添加了一个合作品牌的logo,有的连外包装都没有改变,顶多就是一张海报在朋友圈里自high了一下。
真正的跨界应该在产品侧进行创新,这里介绍一个方法:平行移植创新。所谓平行移植创新,取自著名的创新理论学者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创新理论。即在两个事物之间,抽取各自的特征元素进行置换移植,从而起到创新的效果。
比如前面举例的气味图书馆×大白兔。当一瓶香水和一块奶糖进行产品侧的创新开发的时候,我们不妨提取他们各自的产品特征,用大白兔的香甜、怀旧、忍不住想吃等产品特点,平行移植到加入到香水这个新的品类里去。香水的特点里边有可喷洒、可闻到、时尚个性的潮流周边。接下来就把这两个特点进行一些移植组合,比如在可嗅可闻的香水里边儿是否可以加入香甜怀旧,忍不住想吃的嗅觉特点,这于是可能会成为产品侧的一种创新。让一个买了它的女孩子,闻起来更加“甜甜的”。
这里的平行移植创新,需要考虑受众的常规人性化联想和审美接受程度。不然,就会产生让消费者去选择是要吃“屎味的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味的屎”的诡异命题。
比如我们看到了采用洗洁精的视觉和外包装元素与柠檬汽水儿的口感元素进行平行移植创新。两者创新在一起,产生的就是对正常人口味的一种挑战。
二、不要跟风追合作
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工作中的原则,就是不要去追合作。一个炙手可热的合作方,当它如日中天的时候,不是你跟他合作的最好时机。彼时成本最高,同时由于他的合作频次非常高,使得你们的合作有可能会被淹没,反而未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换句话说,一个人人都抢着想和它联名的IP或者品牌,我们如果资金实力不是特别雄厚的话,还是谨慎的避开好了。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大IP知名品牌以及大的自媒体会仍然有蜂拥而至的品牌愿意跟他们合作呢?这曾经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后来终于想明白了。因为大量的企业的品牌营销人都是职业经理人,而老板基本上又不懂品牌营销。在这种情况下,向一个不懂品牌营销的老板去汇报自己工作中的进展,还有什么比跟更大更知名的品牌更好的汇报建议呢?
一来老板认识知道这个品牌啊,拍板容易。二来花了大钱基本上也多少会有点效果,三来即使没效果也可以赖“合作方”不给力。
三、始终注意品牌向善
这几年科技和互联网圈一直有一个热词叫科技向善。效仿他们,在这里我要格外提一下品牌向善。
跨界联名作为企业的品牌营销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品牌营销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还有一重社会意义,我们都未曾发觉。
企业品牌营销部门本身也担任了很多社会价值传播的意义。这些年看到了一些非常炸裂的让人无语的三观,也有一些非常让人恼火的品牌营销方面的说辞,也看到了为了提高销量或者转化吃相极其难看的引导词。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家应该都遇到过。
说到这个话题并不是我想成为一个道德婊,而是想跟大家说,如果一个品牌不坚持品牌向善的话,未来一旦遇到品牌的公关危机的时候,或者遇到任何一个大家可能会对品牌产生误解的时候,所有的三观不正的营销内容都会被网友扒出来鞭尸。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品牌营销跨界联名这件事,恰好可以考验一个品牌的向善能力。比如你会选择跟什么样三观的品牌一起联名,比如在联名的过程中,你做了哪些影响到网友的事情?又比如在跨界联名的过程中,输出了什么样的价值理念等等。向善其实是一种能力,越来越会凸显出它的价值。曾经我们就是不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pinpaicehua2024@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